現如今的寶寶好像看著比以前的孩子容易生病,這種情況從了內在問題,還有外在的環境問題,當下總體環境污染要比以前嚴重,而且隨著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們對于孩子的過渡防護并且缺乏必要的體育鍛煉以及抗生素的不合理服用,等等都是導致寶寶抗病能力下降的主要因素。
那么怎樣才能幫助孩子遠離疾病呢?從防御和治療兩個方面來說,想要有效的防御疾病,就是需要提升寶寶身體的抗病能力,孩子出生之后需要做一些適量的體育鍛煉,比如嬰兒時期的按摩、游泳以及輔助性體操等,等到寶寶長到一些之后再就可以加入跑步、打球等等運動,這些都需要長期堅持,才能夠達到提升身體抗病能力的目的。
其次就是有效抵御寶寶被外部環境傷害,比如口罩的正確使用以及衣褲的合理增加。在霧霾天氣以及流感次虐的季節里盡可能少出門,不要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平時寶寶穿衣服要注意保暖還要避免出汗,畢竟現在氣溫慢慢低了,出了汗寶寶很容易感冒。
如果寶寶一旦得病了,家長的處理方式就很有講究了。就拿最常見的感冒來說吧,在孩子感冒早期,可以只給孩子口服小兒氨酚黃那敏一類緩解癥狀的感冒藥,因為大部分感冒都是病毒導致,所以,有些家長一開始就給孩子口服頭孢,阿莫西林一類殺菌藥物是不合適的。只有到了感冒的中后期,看到孩子流膿涕或者咳痰癥狀明顯,才適合加抗生素口服。
然后就是寶寶是不能亂吃藥的,其實,我們的身體每次感染,都會調動免疫系統產生大量的抗體,這些抗體會在體內停留很長時間,而這個時候,身體的免疫功能比感染前是有提高的。而且,身體對入侵體內的病原體會進行識別登記,以后再碰到這些病原體入侵,反應會更迅速。而過早地添加抗生素,特別是打針,會打亂人體的這些“正能量”。所以,在過往那些缺醫少藥的年代,人們的抵抗力較現在的人要好很多。